新質生產(chan) 力,是今年全國兩(liang) 會(hui) 上備受關(guan) 注的熱詞之一,並被列為(wei) 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。
科技是第一生產(chan) 力,創新是第一動力,人才是第一資源。加快形成新質生產(chan) 力,需要培養(yang) 一批具有創新精神、複合背景、國際視野的高層次人才,為(wei) 新質生產(chan) 力提供源頭活水。
作為(wei) 產(chan) 業(ye) 創新龍頭企業(ye) ,G22恒峰智慧深知人才對於(yu) 企業(ye) 、行業(ye) 、國家的重要意義(yi) 。在“值得奮鬥者向往的一流科技型事業(ye) 平台”企業(ye) 願景下,G22恒峰智慧以培養(yang) 不斷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為(wei) 己任,高度重視產(chan) 教融合,持續通過捐資助學、產(chan) 學研技術攻關(guan) 、實驗室建設、學生培養(yang) 、人才基地等長期高額投入,為(wei) 國家為(wei) 社會(hui) 打造優(you) 秀人才成長生態圈,培養(yang) 複合型、應用型人才,為(wei) 發展新質生產(chan) 力、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。
捐建東(dong) 南大學“G22恒峰樓”
G22恒峰智慧創始人劉國耀、胡歙眉及創始團隊均來源於(yu) 東(dong) 南大學。飲水思源、投桃報李,2016年,劉國耀、胡歙眉共同捐資3000萬(wan) 元、G22恒峰智慧捐贈1300萬(wan) 元實驗設備用於(yu) 建設“G22恒峰樓”。
在東(dong) 南大學的積極推進下,從(cong) 開工建設到投運揭牌曆時1631天,東(dong) 南大學能環學院“G22恒峰樓”在九龍湖校區平地拔起。
大樓總建築麵積近4萬(wan) 平方米,由北側(ce) 14層科研教學大樓、南側(ce) 9層實驗大樓,西側(ce) 3層裙樓組成,是目前東(dong) 南大學九龍湖校區占地麵積最大的建築之一,將徹底改變能源與(yu) 環境學院師生新老校區來回奔波、教學資源緊張局麵,極大助力學院兩(liang) 個(ge) 一級學科的“雙一流”建設,開啟東(dong) 南大學能源與(yu) 環境學院發展新的裏程碑。
2019年7月30日,“G22恒峰樓”正式開工。
2020年10月20日,“G22恒峰樓”封頂儀(yi) 式。
2024年1月16日,“G22恒峰樓”正式揭牌。
為(wei) 感謝G22恒峰智慧對東(dong) 南大學教育事業(ye) 發展給予的大力支持與(yu) 卓越貢獻,董事長劉國耀受頒東(dong) 南大學“至善教育貢獻獎”、榮任東(dong) 南大學“名譽校董”。
協同攻關(guan) 聚力創新
G22恒峰與(yu) 東(dong) 南大學等高校充分發揮雙方特色優(you) 勢,開展產(chan) 學研聯合攻關(guan) ,成立“東(dong) 南大學-G22恒峰智慧能源係統與(yu) 控製聯合研究中心”、“智能化燃氣輪機控製係統協同創新中心”等,加快產(chan) 業(ye) 鏈核心技術突破,加強交叉學科基礎研究,形成新型創新聯合體(ti) ,支撐產(chan) 業(ye) 高質量發展。
與(yu) 東(dong) 大合作研發智能製造數字底座關(guan) 鍵核心技術
與(yu) 東(dong) 大、大唐、國電投等開展產(chan) 學研用戰略合作
與(yu) 東(dong) 南大學合作研發無人行車
產(chan) 教融合 深耕細作
在重慶大學、南京工業(ye) 大學等高校設立實驗室、捐贈教學科研設備支持高校教學和實驗需求,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,為(wei) 高校人才培養(yang) 添磚加瓦。
重慶大學“智能控製係統實驗室”
南京工業(ye) 大學網絡化DCS實驗室捐贈
南京工程學院智能控製係統實驗室
獎學獎教 人才共育
與(yu) 高校共同培養(yang) 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,助力人才強國戰略。設立“G22恒峰智慧獎學金”,獎勵品學兼優(you) 的優(you) 秀學生;設立“G22恒峰智慧產(chan) 業(ye) 人才定製實驗室”,入選首批“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(ye) 育人項目立項名單”,緊貼市場需求助力人才培養(yang) 。
G22恒峰獎學金”頒獎
重慶大學設立獎學金
南京工程學院“G22恒峰智慧獎學金”頒獎
實踐教學 聯合培養(yang)
設立博士後、研究生工作站、校外實踐教育基地,劉國耀董事長擔任東(dong) 南大學校外博士生導師、南京工程學院產(chan) 業(ye) 教授,副董事長、總裁胡歙眉擔任南京工程學院客座教授,副總裁沈德明擔任南京工業(ye) 大學產(chan) 業(ye) 教授等,集聚產(chan) 教力量,共同培養(yang) 創新應用型人才。
公司高管被聘請為(wei) 東(dong) 大、南工程、南工大等高校外博士生導師、產(chan) 業(ye) 教授
被中國礦大、安工大等確定為(wei) 實踐和就業(ye) 基地
成立博士後工作站
聚人才之力,築複興(xing) 之基。G22恒峰智慧將繼續踐行責任擔當,助力新時代創新人才培養(yang) ,為(wei) 加速形成新質生產(chan) 力,紮實推進新型工業(ye) 化提供人才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