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NEWS CENTER
新聞中心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
媒體關注
官媒聚焦丨G22恒峰智慧:“咱們民企,要給‘中國造’爭口氣!”
發布時間:2024-01-08
訪問量:7065

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(jun) 。2024年第一個(ge) 工作日,南京市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(hui) 。會(hui) 上提出,力爭(zheng) 通過2—3年時間,在壯大創新型民營經濟上實現新突破。久久為(wei) 功,善作善成。為(wei) 了將壯闊藍圖繪就生動實景,一大批不斷追求卓越的創新型民營企業(ye) 正奔跑在路上。

其中,G22恒峰智慧勇當產(chan) 業(ye) 創新“排頭兵”,在參與(yu) 傳(chuan) 統優(you) 勢產(chan) 業(ye) 轉型升級、推動新興(xing) 產(chan) 業(ye) 集群強鏈、搶占新領域新賽道等方麵展現新作為(wei) 、創造新業(ye) 績,受到新華日報、南京日報、南報網、紫金山觀察、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眾(zhong) 多官媒競相關(guan) 注。

1.png

▼以下內(nei) 容轉載自 南京日報/紫金山新聞  記者 張甜甜

在今年“新年第一會(hui) ”南京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(hui) 上,南京G22恒峰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(dang) 委書(shu) 記、董事長劉國耀被評為(wei) “第六屆南京市優(you) 秀中國特色社會(hui) 主義(yi) 事業(ye) 建設者”並上台領獎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,G22恒峰智慧發展的30年就是向創新要動力的30年。

2.png

G22恒峰智慧是一家怎樣的公司?讓我們(men) 去展廳裏看,去故事裏“聽”,到現場去尋。

去展廳裏“看”

液晶屏上,一個(ge) 個(ge) 模擬工廠現場的畫麵實時監控著各項數據;控製櫃中,一台台機器設備的指示燈有規律地閃爍……

3.png

“這是公司最新推出的DCS(分散控製係統)。”劉國耀說,別看它體(ti) 積不大,但相當於(yu) 工廠的“大腦”,控製著各項設備的運行。由於(yu) 技術高精尖,研發難度大,DCS在行業(ye) 內(nei) 被比喻為(wei) 自動化係統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說到這裏,他話鋒一轉,語調低落了下來,“可一套分散控製係統有上千個(ge) 子部件、上百個(ge) 軟件模塊,這麽(me) 關(guan) 鍵的設備,早期70%以上卻靠進口。”

去故事裏“聽”

“我們(men) 不斷追問自己,什麽(me) 時候中國的工業(ye) 控製行業(ye) 能夠崛起,什麽(me) 時候中國人能做出自己的工控係統,不再受製於(yu) 人?”回憶起那段日子,劉國耀說得動情,“這麽(me) 關(guan) 鍵的係統,咱們(men) 不能讓外國人卡著咱們(men) 的脖子啊!”

1993年,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春風讓東(dong) 南大學自動化專(zhuan) 業(ye) 教授劉國耀心中的創業(ye) 種子發了芽。他和妻子胡歙眉等幾位東(dong) 大教師帶著10萬(wan) 元,租了南京江寧開發區勝太大隊二樓的小辦公室。從(cong) “一張白紙”起步,G22恒峰團隊開始夜以繼日搞生產(chan) 、做研發、謀創業(ye) 。

為(wei) 了攻克技術難關(guan) ,團隊經常24小時連軸轉。技術攻關(guan) 的關(guan) 鍵時刻,不勝疲憊的團隊成員就在控製室的地板上打盹,硬是這樣扛了過去。

當時G22恒峰一點不富裕,但團隊堅持“資金要用在刀刃上”“再苦不能苦研發”,其他方麵能省就省。公司高層在外地出差能步行就步行,不行就倒公交車、乘電動三輪車。作為(wei) 總裁的胡歙眉,那時候經常要跑市場,照樣也是靠著兩(liang) 條腿走路或者去擠公交車。“腳上磨出了血泡,忍著疼,見了用戶還得保持微笑。”胡歙眉說得雲(yun) 淡風輕。

4.png

直至今天,G22恒峰智慧依然每年都堅持將營收的10%以上用於(yu) 科研,組建600人高學曆研發團隊,並牽頭搭建江蘇省熱工過程智能控製重點實驗室、江蘇省軟件企業(ye) 技術中心等重大研發平台,先後承擔數十項國家、省部級科技項目。如今,企業(ye) 手握30多項國家級省級科技成果、200多項發明專(zhuan) 利、400多項軟件著作權,年營收增長超過20%。

到現場去“尋”

2023年6月13日14時18分,浙江省“千項萬(wan) 億(yi) ”重大工程、省重點工程,浙能樂(le) 清電廠三期工程6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,正式投入商業(ye) 運行。至此,G22恒峰智慧國產(chan) NT6000控製係統助力樂(le) 清電廠三期2×1000MW發電工程全麵投運。

5.png

隻見操作員在DCS中點擊一鍵啟停按鈕,龐大的汽輪機隨即發出轟鳴聲,在無人幹預的情況下,自動完成升速、暖機、並網、帶負荷、升負荷的過程,自動調動協調各功能子係統進行預定參數、預定運行控製。

這套係統龐雜、運行時振動幅度必須控製在微米級的龐然大物,以前由於(yu) 技術限製,啟動過程要靠人工或者半自動,耗費3—4小時。現在,隻要輕輕按一下啟動鍵即可輕鬆完成。

現場,所有人的興(xing) 奮溢於(yu) 言表。“咱們(men) 電廠的‘神經中樞係統’不必受製於(yu) 人了。”

6.png

在沙鋼集團寬厚板二車間,G22恒峰的係統也在“大顯神通”。

幾輛無人行車有條不紊地穿梭於(yu) 車間中,將生產(chan) 需要的原材料從(cong) 倉(cang) 庫中調出,送到指定位置,而操作者隻需在中控室電腦前輕點鼠標。

“如今,大夥(huo) 兒(er) 都把我們(men) 車間叫作‘黑燈車間’。”相關(guan) 負責人介紹,通過對行車本體(ti) 進行自動化改造,以及新增G22恒峰智慧研發的無人庫管理、三維掃描識別、行車定位、無線數據傳(chuan) 輸、行車防搖、視頻監控、地麵安全、進出庫管理等係統,這裏已經實現全自動化作業(ye) 。“靠著這些技術,行車在行進過程中能‘認路’,工廠裏工人換成了操作係統的工程師,人員減少50%,成本下降30%。”

企業(ye) 家說:“南京給了我們(men) 趕超西方同行的底氣”

G22恒峰智慧董事長劉國耀:“G22恒峰是工業(ye) 控製領域的“老兵”,我們(men) 見證了中國的工業(ye) 控製行業(ye) 從(cong) 無到有、從(cong) 弱小到壯大,從(cong) 跟跑到逐步超越的全過程。

當時,美國、日本的技術一直遙遙領先。為(wei) 什麽(me) 讓一家中國公司有了從(cong) “學生”變成“老師”的機會(hui) ?答案就是南京的創新生態、產(chan) 業(ye) 環境。這裏擁有豐(feng) 厚的人才資源、豐(feng) 富的應用場景,還有優(you) 厚的支持政策,讓我們(men) 有底氣趕超西方同行,通過30年奮鬥迅速成長起來。”

記者手記:涵養(yang) 創新生態,激發創新活力

走在G22恒峰智慧園區內(nei) ,一眼便會(hui) 望見矗立著的兩(liang) 座形似雙翼的大樓,一座是總部大樓,一座就是研發大樓。

近日,這家剛剛度過自己30歲“生日”的企業(ye) ,許下“生日心願”:三十而“勵”,聚勢向新。字裏行間,詮釋了心向未來、敢闖敢試、敢為(wei) 人先的拚搏精神。

一方水土養(yang) 一方人。走創新之路,對人才、教育、高科技資源、應用研究、基礎研究的渴望永遠不會(hui) 停止,而這些都是南京的天然優(you) 勢。之所以眾(zhong) 多民營企業(ye) 家能在“一張白紙”上寫(xie) 出時代的“大文章”,除了堅持創新的精神,也離不開一個(ge) 涵養(yang) 創新的城市生態。這裏,他們(men) 隻需心無旁騖地懷揣夢想闖與(yu) 創,就能闖出一番新天地。

©2025 南京G22恒峰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
法律聲明 隱私保護 聯係我們
員工入口

025-6859 8968